首页

调教奴视频

时间:2025-05-29 05:47:52 作者:述评:杭州怎么做到“曲终人不散”? 浏览量:54053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曹丹)浙江杭州西湖音乐喷泉奏响《恋爱ing》、西湖涌金池漂着“胡萝卜”摇橹船、清河坊鼓楼的巨幅海报前挤满拍照的乐迷……

  近日,随着五月天乐队在杭州开唱,大批歌迷和游客循着社交平台上“杭州五月天旅游打卡地图”穿梭杭州,将一场3小时的演唱会延伸为持续半个月的城市音乐节——这正是杭州“演唱会经济”的生动注脚。

  “知音杭州”作为城市文旅品牌,正以音乐为媒,让每个音符都转化为拉动经济的“金旋律”。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演出票房收入达30.96亿元,同比增长107.55%。其中,周杰伦4天演唱会直接拉动消费13.16亿元。

  当“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常态,怎么才能做到“曲终人不散”?

  “我们不只是办演出,更是在打造城市与人的情感连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这一连接,该市推出“文旅+百业”捆绑模式,推动游客实现多游半天、多住一晚。

  以近日推出的“演唱会+演艺”优惠活动为例,购买演唱会门票的观众,可同步享受《最忆是杭州》《湘湖雅韵》等7个杭州本地热门剧目最低五折的购票权益。

  创新联动模式也在重塑消费生态,商圈成其“试验田”。距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演出场馆仅百米的莲荷里商场,在演出期间推出免费停车、行李寄存等“宠粉”服务,单日客流量屡创新高。

5月27日,妆造后的歌迷在杭州“大莲花”前拍照留念。 曹丹 摄

  活动现场,一证件照摄影品牌负责人陈宏组织旗下门店3名造型师和多名工作人员,在莲荷里设置的五月天主题打卡点提供妆造、现场拍摄及照片打印等一站式服务,并赠送演唱会周边产品。

  “这不仅是临时活动,更是我们业务转型的重要尝试。”陈宏表示,团队已与商城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计划将此类驻点服务打造为常态化运营模式,未来将覆盖更多大型演艺活动。

  以顶级IP打造定制化体验,是杭州激活“留量”的另一密钥。今年3月艾德·希兰演唱会现场,主办方征集情侣参与“求婚神曲”互动;五月天开唱前,钱塘江畔上演主题无人机灯光秀……这些“独家彩蛋”让杭州频上热搜。有网友感叹:“在杭州看演唱会像拆盲盒,永远有惊喜。”

  科技赋能则为文化流量注入持久动力。杭州文旅数字人“杭小忆”提供AI行程规划,AR导览眼镜让博物馆文物从展柜中“跃”然而出,科技特产成为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新选择。

  杭州的“演唱会经济”已超越演出本身,成为城市国际化的强力引擎。当艾德·希兰在杭州完成其中国巡演唯一站的6场演出后,上百篇海外报道让杭州再登世界舞台。与此同时,网友纷纷呼吁泰勒·斯威夫特等国际歌手来杭州开唱,重塑全球观众对这座城市的认知。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管婧婧认为,杭州能够让演唱会成为“旅游吸引物”,主要搭好了供给双方的舞台:面向游客,杭州注重与强IP联合,邀请有强大号召力的音乐品牌吸引演唱会观众,同时,打造“演唱会+”的消费场景,让演唱会观众变杭州游客。面向演唱会主办方,杭州通过简化审批流程、给予资金支持、提供优质场馆等一系列手段,鼓励主办方落地项目。

  “通过一手拉游客,一手拉主办方,杭州才能做好‘知音杭州’这篇文章。”管婧婧说。

  从西湖畔交响乐与越剧的隔空“对话”,到运河边民谣歌手的即兴弹唱,从奥体中心的万人合唱到河坊街的街头吉他声。当每一场演出化作城市与人的情感纽带,这份共鸣便成为最动人的“留量”密码,最终实现“曲终人不散”的文化共生。(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东打造优化营商环境5.0版 着力解决企业民众“烦心事”

据介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以“携手奋进四十年,三尖罗城谱新篇”为主题,主要活动包括一个庆祝大会、一场群众文艺表演、一个成就展、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一场文艺晚会和一次慰问活动。

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全球裁员10%

张翎是浙江温州人,赴加拿大留学定居后开始文学创作,其代表作有《劳燕》《余震》《金山》等。其中,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获得包括亚太电影展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

德国索林根市持刀袭击案:不排除恐怖主义动机

据悉,为保护信息主体对资金流信用信息的查询权、异议权、更正权、诉讼权等合法权益,央行征信中心作为资金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机构,制定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业务管理规程》等管理制度,并通过用户服务协议、接入承诺书、委托提供协议、授权查询协议等法律文件规范各方行为。

玉麦、吉隆、扎西岗……守护万里山河一寸土,建起万家稳稳的幸福

“一名事主此前给可疑诈骗账户转账6万元,如今又从银行取款5万元,可能存在被骗风险!”前些天,西城公安分局接到一条反诈预警线索,民警立即联系事主上门核实。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需多方努力

“创新工伤保险缴费管理模式”“扩大兜底保障政策覆盖面”“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工会驿站建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多贴心服务”……今天,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多位委员就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出建议,这也是近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热议话题。今年,代表委员聚焦补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短板继续发声,为他们托起“稳稳的幸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